編者按:
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總書記在座談會上強調,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當前,打赢疫情防控阻擊戰、複工複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是全國上下最為重要的工作。高校思政課怎樣圍繞這個中心,按照總書記提出的“八個相統一”,推動思政課不斷改革創新,以透徹的學理分析回應學生,以徹底的思想理論說服學生,用真理的強大力量引導學生,現實意義重大。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輿論場中“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抗疫正能量成為主流,但同時也出現了質疑和責難之聲,令青年學子心生困惑。3月9日,一堂讓千萬大學生同時在線觀看的“現象級”網絡思政課在“雲端”拉開大幕。5027.8萬人次“擠”進直播間,總訪問量達1.25億人次。四位思政課教師深入淺出、有理有據的講解,為青年學子解疑釋惑,帶動起青春最美的閃光。
主講人:
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艾四林
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秦宣
北京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王炳林
中央财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馮秀軍
1.确保人民群衆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我黨治國理政的一項重大任務
秦宣:多難興邦,危機本身就包含着危險和機遇兩層含義。中華民族就是在這樣的磨難考驗中艱難前行,在應對一次又一次災難的偉大鬥争中不斷奮起,也就是這樣的偉大鬥争,使我們迎來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前進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我們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曆史特點的偉大鬥争。由于這次疫情傳播速度快,影響範圍大,涉及面廣,因此它事實上構成了一次任務空前、複雜艱巨的社會公共危機。
做好這次疫情防控工作,直接關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也直接關系到經濟社會的大局穩定,關系到我國的對外開放,關系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對于疫情防控,對于我們黨的執政能力是一次嚴峻考驗,對于政府和人民也是一次嚴峻的考驗,對于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更是一次嚴峻考驗。
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部署,多次主持召開政治局常委會和政治局會議,對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并深入抗疫第一線進行調研和指導。
黨中央從實際出發,加強頂層設計,成立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分類指導各地做好輿情防控工作。
各級黨委和政府積極行動,在中央的直接領導下,各地區成立了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挂帥的領導小組,他們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堅決遏制疫情蔓延的勢頭,堅決打赢疫情防控的阻擊戰。
基層黨組織雷厲風行,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充分發揮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堅決地站在了疫情防控的第一線,打頭陣、做先鋒。
普通的黨員群衆積極投入疫情防控,在疫情防控最嚴峻的時候,我們總是看到共産黨員挺身而出,哪裡任務重,哪裡任務險,哪裡就有黨組織堅強有力的工作,哪裡就有黨員當先鋒、做表率。
總的來說,黨和政府建立起來的防控預警體系、疫情防控體系,已經發生了巨大的作用。這也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産黨在如此巨大的公共衛生災難面前的應對能力,彰顯了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強大力量,更加彰顯了黨的集中統一領導的顯著優勢。國際上在這一方面給予我們高度的肯定和評價。
艾四林:疫情發生後,武漢采取了封城措施。一些國外媒體覺得中國的做法是“侵犯武漢民衆人權”。也有人質疑,以巨大的經濟為代價來阻斷病毒傳播,是否值得?
立場不同,選擇、答案自然就會不一樣。中國共産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品格,人民立場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根本立場。
中國共産黨自成立那天起就把為人民謀幸福寫在自己的旗幟上。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無疑是幸福的重要基礎。我們所講的人權,不僅指自由權,也包括生命權、健康權等。生命權、健康權是最基礎的人權。在疫情面臨大規模蔓延時,生命權、健康權就成為最緊迫的人權、最大的人權。
疫情發生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确保人民群衆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項重大任務。把人民群衆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保障人民群衆最大最緊迫的生命權、健康權,這就是馬克思主義人民立場的最好诠釋。
王炳林:孫中山先生曾經感慨說,近代中國是一盤散沙。為什麼是一盤散沙?就是沒有強有力的組織。中國共産黨成立以後,深入到群衆當中去,起到了團結群衆、凝聚群衆的核心作用。
比如在抗日戰争時期,共産黨能夠成為抗日戰争的中流砥柱,發動群衆團結群衆,實現全民抗戰,最終取得勝利。每一次磨難的實踐都充分證明,隻要有黨的堅強領導,科學決策,由黨組織發揮戰鬥堡壘作用,由黨員沖鋒在前,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就一定能夠帶領群衆戰勝困難,取得勝利。
依靠群衆的前提是要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服務。比如說我們這次抗擊疫情中,黨和政府把人民群衆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把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作為突出任務來抓。醫務人員是戰勝疫情的中堅力量,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及時出台了一系列保護、關心和保障的政策措施。受疫情影響,部分群衆的基本生活會面臨一些困難,黨和政府及時調整相關政策,出台措施,切實保障基本民生,因而得到了廣大群衆的擁護和支持。
正是因為有群衆的擁護和支持,我們才形成了萬衆一心、同舟共濟這樣一種強大的抗擊疫情的合力。這一次抗擊疫情,是一場人民戰争,因為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各行各業的廣大群衆團結一心、不辭辛勞、真誠奉獻,都在各自的崗位上為抗擊疫情作出了貢獻。
2.隻有認真總結經驗教訓,才能汲取曆史智慧、化危機為機遇
王炳林:恩格斯說,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曆史災難,不是以巨大的曆史進步為補償的。
曆史進步的前提,是善于化危機為機遇,認真總結經驗教訓,汲取曆史的智慧。我談幾點啟示:
第一,強調正确判斷形勢,辯證地看待問題。正确判斷形勢,深刻地認識國情,是制定正确政策的前提。我們回顧曆史,每當一個重大事件到了危急關頭,總會有各種各樣的議論。比如抗日戰争爆發以後,就有速勝論、亡國論,議論紛紛。毛澤東正确分析了國際形勢,也正确地分析了中日兩國國情,明确提出抗日戰争是持久的、勝利是屬于中國的。這樣一個判斷,就是在認識形勢、認識國情的基礎上作出的。
習近平總書記說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危機,也是一次大考。從長遠看,從我們的基本發展理念和發展成就看,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疫情的沖擊隻是短期的,不要被問題和困難吓倒,我們的戰略目标一定能夠如期實現。
第二,增強憂患意識,強化底線思維。古人講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說的是道路曲折是有必然性的,任何時候都要居安思危,未雨綢缪。樹立底線思維,才能保持定力、遇事不慌、指揮若定、科學謀劃、赢得主動。
第三,尊重自然,尊重規律。我們必須記住,當人類愛護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時候,大自然對人類的回報是慷慨的。當人類破壞自然、損壞自然、違背自然的時候,自然對人類的懲罰是無情的,這是無法抗拒的自然規律。
艾四林:随着社會生産力的發展,人類對自然的認識和改造能力不斷提升。人類感受到自身力量的強大,感受到自己對自然空前的控制力。但似乎也忘記了自身從何而來。人類把自然視為外在于自己的被改造、被征服、被支配的對象。
恩格斯講過:人本身是自然界的産物,是在自己所處的環境中,并且和這個環境一起發展起來的。也就是說,人和自然之間是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有機整體。另外,人類是在同自然的互動中生産、生活、發展。人類過度征服自然活動導緻的生态環境危機,一次又一次向人類敲響了警鐘。人類必須改變,必須重建和自然之間的和諧共生關系。
3.成長道路千萬條,愛國大義第一條
馮秀軍:99年前,一批中國最優秀的青年締造了一個最先進的政黨,中國共産黨,從此中國革命、中國曆史掀開新的一頁。這近100年來,一批批一代代優秀的青年,在中國共産黨的堅強領導之下,用熱血和信仰、智慧和汗水,一分一分地為中國洗刷落後,一點一點地為中國創造财富,一次又一次地開創中國奇迹。他們終于讓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也擦亮了我們民族複興的偉大夢想。這100年來,中國幾代青年的成長經曆告訴我們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生道理,那就是:青年成長道路千萬條,愛國大義第一條。
新時代的青年該如何愛國報國,讓自己的青春奮鬥與民族的複興同頻共振?我想讓我們還是回到這場正在進行中的戰疫,面對這場大考,我們有底氣、有信心一定能拿到高分。我們之所以有底氣、有信心,因為這是中華民族5000年的曆史賦予我們的底氣,是中國制度、中國智慧、中國精神、中國力量賦予我們的自信。
這次疫情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真正的中國,這個國家,它有一個以人民為中心,與人民血肉相連的執政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複興,是這個政黨從來都沒有改變的初心和使命。這個國家擁有具有偉大團結精神的人民,我們每一個人守望相助、同舟共濟,當災難來臨的時候,就會有無數勇敢的人願意把同胞擋在自己的身後。這個國家還有博大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情懷,他敢于壯士斷腕、承受重創,擔起大國的責任。
艾四林:新時代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使中國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大考面前,中國會給世界交出什麼樣的答卷呢?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個世界,各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裡,生活在曆史和現實交彙的同一個時空裡,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
病毒無國界,置身事外、獨善其身,是行不通的。如今,面對全球蔓延的重大疫情,該怎麼辦?世界各國攜手戰疫,打一場全球阻擊戰,就成為不二選擇。
在這次疫情防控中,中國為世界提供了寶貴的防疫窗口期。疫情發生後,中國舉全國之力,采取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防控舉措,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巨大的代價。這充分彰顯了中國開放的胸襟,體現出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馮秀軍:習近平總書記在緻全國青聯和全國學聯的賀信中曾經指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人民的幸福,是當代中國青年必須和必将承擔的重任。
在我看來,青春其實就是一個個破繭成蝶的故事。這個世界上從來也沒有什麼天生英雄,是責任、是擔當,讓他們在一邊恐懼,一邊在勇敢中破繭成蝶,淬煉成鋼。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際遇,不論你想或者不想,我們的使命和任務就在那。在這些諸多的責任之中,愛國是第一位的。孫中山先生曾說,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麼樣去愛國。
在災難面前,我們每一個人同呼吸共命運,沒有誰能夠置身事外,也從來不存在一個人的桃花源。所以愛國的責任其實就是保家衛國的責任,這個責任就是為了我們每一個人共同的福祉,去做自己國家的建設者和保護人。愛國其實有非常豐富的内涵,也有諸多的要求。但是我覺得非常重要的一點,愛國就是要維護自己國家和民族的綿延生息,薪火相傳。
我想從戰疫的啟發中給大家劃4個重點:
第一,在全方位的極限壓力測試當中,我們看到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中國制度優勢,看到了中國共産黨以人民為中心,将人民群衆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的情懷,也看到了我們中華民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偉大團結精神。所以,大寫的青春裡不能缺少青春夢想,要讓你們的青春夢想在民族複興的偉大夢想裡盡情綻放。
第二,每一個中國人都經曆了一場心靈的洗禮,它讓我們與身邊的或是遠方的人們同呼吸、共命運、同生死、共患難。我們知道疫情終會結束,但是我們與祖國和人民唇齒相依,生死與共的這種愛和真情卻必定長存,所以,大寫的青春裡不能缺少家國情懷。
第三,有人說,在困難的時候,一個民族隻要有讀書聲,就有無窮的希望和力量。我們來看看這些在屋頂上向鄰居家借網上課的高三男孩,走一個小時山路到崖壁上收聽網課的高一女孩,在雪山頂上專注念書的藏族女孩,在方艙醫院裡備戰考研的大三男孩,他們都在努力用讀書積蓄力量,用拼搏昭示希望,所以大寫的青春裡不能缺少過硬的本領。
第四,當災難來臨的時候,有人勇敢、有人膽怯、有人自私、有人忘我、有人自律、有人欺瞞、有人高尚、有人卑劣。在災難面前,所謂的大德就是大仁、大智和大勇。厚德方能載物,大寫的青春必須有美德同行。
熱點問答
學生:有美國媒體抨擊武漢封城行為損害了武漢人民的人權。我們該怎麼看待這樣的論點?
艾四林:我談四點:第一,“人權”的“人”,它不僅指個體,也包括集體、他人,個體權利的行使,不能侵害他人社會的權利。第二,“人權”的“權”不僅包括自由權,還包括生命權、安全權,而這恰恰是最基礎的權利,也就是說我們在行使自由權的時候,不能侵害生命權和健康權。第三,“人權”是具體的,不是抽象的,人權的實施形式是有一個語境的。在疫情不斷蔓延、有可能威脅到人民大衆生命安全的時候,生命權、健康權就成為最緊迫、最大的人權。第四,從實際情況來看,武漢人民對這一舉措是理解和支持的。随着疫情在世界的蔓延,現在世界大多數的國家和人民對這一舉措是理解和支持的,甚至西方有些城市也采取了類似的舉措。所以我堅信,封城是對人權的最大保障,而不是侵害。
學生:這次疫情防控确實展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實踐也确實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是可以轉換為治理效能的。在新時代,我們該如何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如何更好地将制度優勢轉換為治理效能?
秦宣:我想強調三點,第一,我們必須有高度的制度自信。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我們黨帶領人民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這兩大世所罕見的奇迹,背後就是因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已經把這種優勢概括成為13個方面,這次疫情防控确實也看到這種制度優勢得到了充分體現。第二,我們要有一種清醒的認識,就是在當今世界,沒有任何一種制度可以一勞永逸。我們可以看到我們的社會制度還存在着一些問題。十九屆四中全會談到了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中存在的問題,這次在疫情防控過程中,習近平總書記也談到了防控過程中出現的漏洞、短闆等。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我們的制度還有需要改進和完善的地方。第三,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已經就下一個階段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作出了一系列部署。這次在疫情防控中,習近平總書記就建立公共衛生體系等方面也提出了要求。我相信,把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十九屆四中全會做出的系列部署結合起來認真貫徹落實,我們的制度優勢一定能夠充分展現出來,我們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就一定能夠如期實現。
學生:在當前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我們該怎樣理解樹立曆史思維的重要性?
王炳林:曆史思維是重要的科學思維。第一,它可以使用長遠的眼光、寬廣的視野來看待社會發展。學習曆史就像古人講的“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古人還講,“思接千載,視通萬裡”,都是強調通過曆史能夠使我們增強更好地走向未來的決心和信心。第二,曆史使我們能夠更好地把握規律。我們經常講要把握規律,但規律不是從現在得到的,需要認真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的由來,要聯系中華文明5000年、社會主義500年以及中國共産黨近百年奮鬥的曆史,這才會認識到道路總是會有曲折的。
學生:我很佩服那些在疫情期間逆行的同齡人,但是我個人可不可以隻要歲月靜好的“小确幸”,不要意味着犧牲、奉獻的責任擔當?
馮秀軍:說兩點感受:第一,歲月靜好是我們每個人對于美好生活的共同期待,但美好生活從哪裡來?是誰來創造、又靠誰來維護?如果每個人都隻要自己的“小确幸”,哪裡有我們每一個人的美好生活?第二,可能這位同學覺得責任擔當就意味着一種犧牲、一種付出,但事實上,責任擔當有時候更是我們人生成長的平台、舞台和機遇,一個人有多大的責任,就有多大的擔當。如果一個人沒有了責任、擔當,他将面對人生難以承受之輕,所以希望同學們要用自己的青春擔當來創造我們的美好生活。
(本報記者 鄧晖整理)
課堂金句
●質疑武漢“封城”的人,沒有讀懂中國共産黨,沒有讀懂中國。
●保障人民群衆最大最緊迫的生命權、安全權、健康權,這就是馬克思主義人民立場的最好诠釋。
——艾四林
●疫情防控,對于人民群衆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來說,是一場保衛戰;對于阻礙疫情的傳播來說,是一場阻擊戰;對于醫治感染者來說,是一場殲滅戰;對于參與防控的人員來說,是一場全民戰;對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來說,就是具有新的曆史特點的偉大鬥争。
●多難興邦,危機本身就包含着“危險”與“機遇”兩層含義。中華民族就是在這樣的磨難考驗中艱難前行的。
——秦宣
●孫中山先生曾經感歎,近代中國是一盤散沙。為什麼一盤散沙呢?就是沒有強有力的組織。共産黨成立以後,深入到群衆當中去,起到了團結群衆、凝聚群衆這樣一種核心的作用。
●正如恩格斯所說,“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曆史災難,不是以巨大的曆史進步為補償的”,曆史進步的前提是善于化危機為機遇,認真總結經驗教訓,汲取曆史的智慧。
——王炳林
●賣萌并不影響我們的年輕人沖鋒,恐懼也不影響他們勇敢。
●從來不存在一個人的桃花源。
●知國才能愛國,才能更好地報國。
——馮秀軍